编 者 按 嘉兴是革命红船起航地、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寄予厚望的地方。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2021年,嘉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3598元,实现全省“十八连冠”,城乡收入比为1.60:1,嘉兴在推动共同富裕上有特殊的意义、坚实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 嘉兴学院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嘉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自2021年7月以来,联合开展调研活动和案例研究,通过总结提炼和宣传展示嘉兴“逐步共富”“共建共富”“全民共富”“全面富裕”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做法,为推进嘉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展现“嘉院贡献”“社科担当”,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嘉兴经验”“嘉兴智慧”。自2022年4月起,陆续刊登“嘉里共富”系列案例成果,以供理论研究者和实践部门参考。
|

10 桐乡市濮院镇
聚焦特色产业,推进共同富裕
嘉兴学院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孙庆刚副教授完成的嘉里共富案例研究项目报告《桐乡市濮院镇:聚焦特色产业,推进共同富裕》,是对桐乡市濮院镇做大做强毛衫时尚产业,推进共同富裕实践进行研究的成果。
研究背景
濮院的毛衫产业是历史传承和市场经济结合的产物。濮院素有“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悠久传统,在宋代便以盛产“濮绸”名扬天下,1976年,濮院弹花生产合作社购进3台手摇横机,开始摇织膨体衫和丙纶羊毛衫,诞生了第一件濮院羊毛衫。改革开放以后,濮院个体私营的羊毛衫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1988年,濮院有羊毛衫企业373家、个体企业259家,全镇拥有羊毛衫生产横机1540台,产量达到270万件,产值超亿元。同年,在大量产能的推动下、濮院顺势利导,建设了一个占地4300多平方米的羊毛衫交易市场,从此毛衫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最初由50几个营房构成的交易市场发展到目前,已建成了15个成衣交易区和5个配套交易区,商铺 1.3万余间,建有濮院物流园区,109条经营线路覆盖全国各地,形成占地1.7平方公里的毛衫交易市场群,被称为“中国毛衫第一市”、“中国最具商业影响力专业市场”、“中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随着交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濮院顺势而为,以销促产,2000年桐乡濮院针织产业园开建,2006年升级为省级开发区,集聚工业企业6273家。经过多年发展,以濮院针织产业园区为核心的濮院毛针织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纺纱、编织、染整、辅料生产、机械制造、检验检测、科技服务、物流配送等在内的完备产业链,是目前国内产业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紧密、配套设施最完备的毛针织产业集群。

实践路径
一是尊重市场内生逻辑,做好产业发展助推者。濮院毛衫时尚产业的兴起,很大程度得益于地方政府对市场发展逻辑的充分尊重,在产业政策制定方面,将有限资源充分利用至市场自发形成的产业中,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面对低效、散乱、品质不高的毛衫产业发展萌芽期,濮院没有集中取缔,而是深刻理解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积极引导毛衫产业向规范化、品质化、集约化、时尚化发展,在资金、政策、技术、管理等多个层次给予支持,直至产业成熟壮大,再进一步将特色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品牌化推进。直至目前,濮院形成了国内规模最大、集聚程度最高的毛针织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二是充分发挥集群优势,实现全产业链精耕细作。四十年来,濮院在毛衫针织制造业的基础上,积极引育上下游产业,通过毛衫产业园等集聚平台,不断扩大规模优势。同时积极推进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针织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群内覆盖了纱线、毛织、设计、印染、品牌、包装以及专业设备运维等大量环节性制造业企业;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包含了办公服务、时尚设计、渠道推广、展贸对接、教育孵化等大量支持性企业,集群内分工程度不断提高,实现了全产业链的精耕细作。借助集群式发展,不仅推动了品牌孵化、生产提效、产品更新以及成本缩减,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三是推进产业衍生迭进,拓展优势产业辐射人口。创新是濮院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濮院始终坚持探索和完善适合毛衫时尚产业的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确保产业致富路径行稳致远。通过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的高度,由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向高端时尚设计产业拓展,目前濮院已经成为全国时尚第一镇,全年时尚活动不少于80场次。同时在特色文旅、现代农业等领域寻找与主导产业的契合点,拓展优势产业辐射人口,带动主导产业外的居民实现共同富裕。濮院正在形成以旅游兴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旺旅游的致富闭环,初步实现了产城人文的深度嵌合,让民众切实感受到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

实践成效
首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富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全镇共拥有毛针织服装类主体3.3万余家,年产毛衫7亿件,占全国毛衫产量的60%。同时濮院建设有20个交易区,17个市场主体,全镇羊毛衫市场实现成交额1180亿元,其中线上成交额590亿元,成交额已经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15年桐乡毛衫时尚小镇入围第一批省级创建类特色小镇,并于2018年成功入列命名类省级特色小镇。濮院在深化特色产业与特色市场发展中相继获得了“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市场名镇”、“中国毛衫第一市”、“中国大型品牌市场”、“全国百佳产业集群”、“中国最具商业影响力专业市场”、“中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中国羊毛羊绒服装第一镇”、“中国纺织服装商业20年杰出市场”、“全国百强商品交易市场”和“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等荣誉称号。
其次,产业业态融合精进,共富源泉不断增多。以毛衫时尚产业为依托,加快推进文旅消费、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文旅方面,濮院镇按照“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景区镇”的思路,系统推进“景区村”、“景区镇”建设,将时尚元素与古镇元素融合,推进濮院古镇有机更新,打造集文化创意、休闲度假、时尚消费、影视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同时濮院镇将时尚产业、毛衫市场、人文古镇三重优势有机整合,精心打造市民中心、时尚中心、紫金特色文化街等亮点工程。在生态农业方面,濮院创建了省级运河现代农业园区。下一阶段,濮院将打造全国首个时尚引领的田园综合体,启动未来理想村项目,全面形成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农旅融合的秀美乡村。
最后,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富裕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全镇实现GDP159.81亿元,同比增长6.7%。实缴税金10亿元,服务业成为全镇核心经济支柱。在居民收入方面,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6年上升了52%,比浙江省同期水平高24.1%。城乡居民收入比收缩至1.55:1。截止2021年底,全镇13个行政村平均经常性收入为605.7万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2个。村平均经营性性收入473.2万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2个。

展望建议
一要推进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根基。以数字化、专业化、国际化、时尚化等“四化”为推进路径,以高质量打造中国时尚第一镇和高水平建设“世界级针织时尚产业集群”为目标,加快时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善320创意广场的建设运营,引进多层次、多元化产业服务机构,推动建设云尚新城“中国时尚设计创意综合体”,打造集创意设计资源集聚平台、设计交易平台、展示平台以及产业链服务平台于一身的服务综合体。加快针织印染新材料、数字商贸、未来医疗、未来农业等高端产业布局。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柔性人才招引机制,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高效利用国内外知名展会,强化与国际顶尖时尚品牌合作,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本土时尚品牌。
二要提升城乡软硬设施建设,突显濮院特色共富场景。按照“三化九场景”的建设思路,推动小镇治理和基础设施数智化提升。构建城市“CT”平台,配置数字化物流专线、AR实景体验系统、智能垃圾分练系统、数字管理系统等智慧服务设施。推进公共服务智慧化,健全线上党建、线上社区、在线教育、线上医疗、云上夕阳红等智慧生活设施。推进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购物设施、住宿设施、文体设施,构建10分钟舒适便捷生活圈。大力推进濮院古镇保护和改建,着力推动濮院古镇核心景区建设,深挖特色文化,植入时尚元素,打造最美时尚购物古镇。大力推进城市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提升、乡村环境系统整治等系列环境整治行动,形成“江南韵、国际范”的全域景区风貌。
三要加快收入体制改革,强化共同富裕制度保障。第一,提高困难群体保障标准,建立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消费全覆盖的兜底保障体系,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在增加劳动收入比重、“提低扩中”等方面加快形成制度创新。统筹协调镇区、城乡过渡区和乡村地区“三区”建设发展,第二,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在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方面引领示范。第三,高效利用“微嘉园”等治理平台,推进“城镇智慧大脑”场景应用,用“整体智治”理念解决基层治理难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