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当前位置 : 

“嘉里共富”案例成果(八)                                                                                

海宁市周王庙镇博儒桥村:打造“众筹共富、众管共治”样板村

时间 : 2022-05-10    



                                                             

                                                                编 者 按

嘉兴是革命红船起航地、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寄予厚望的地方。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2021年,嘉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3598元,实现全省“十八连冠”,城乡收入比为1.60:1,嘉兴在推动共同富裕上有特殊的意义、坚实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

嘉兴学院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嘉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自2021年7月以来,联合开展调研活动和案例研究,通过总结提炼和宣传展示嘉兴“逐步共富”“共建共富”“全民共富”“全面富裕”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做法,为推进嘉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展现“嘉院贡献”“社科担当”,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嘉兴经验”“嘉兴智慧”。自2022年4月起,陆续刊登“嘉里共富”系列案例成果,以供理论研究者和实践部门参考。






 08   海宁市周王庙镇博儒桥村

打造“众筹共富、众管共治”样板村



嘉兴学院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胡进博士完成的嘉里共富案例研究项目报告《海宁市周王庙镇博儒桥村:打造“众筹共富、众管共治”样板村》,是对海宁市周王庙镇博儒桥村以“众筹共富、众管共治”为核心组织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实践进行研究的成果。

 

       研究背景        


海宁市周王庙镇博儒桥村在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先试样板村过程中,建立了以“共商汇智、共建筹资、共管融治、共聚同心”为核心的“众筹共富、众管共治”模式,依靠党员引领带头,群众众智参与,谋出了产业导向,筹稳了物质基础,治出了美丽乡村,聚足了民生幸福,在“美村富民”中实现了集体与村民共富。“众筹共富、众管共治”模式让每一名博儒桥人都参与到乡村建设和治理中来,走出了一条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博儒桥村村集体与村民“共建共富”的新路子。


57EA0


       实践路径        


(一)共商汇智

一是党员干部引领。博儒桥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实行党员联户“双关联”治理机制,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引领带头作用,将党员先锋指数与所联系农户的遵规守约等长效工作表现相关联,使党员干部、村民和村集体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是能人志士帮扶。博儒桥村以成立镇级乡贤联谊会为契机,建立村级乡贤组织、乡贤名录库,优化完善与乡贤联系结对常态工作机制。2019年博儒桥村成立乡贤参事会,建立了“两委一会双参事”工作机制,让乡贤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同时将乡贤人士编入微网格担任网格长,对微网格内的农户按“就亲、就近、就熟”自主结对认领,推进各项工作。

三是村民小组众智。博儒桥村通过分片分批,将28个村民小组划分为4个片区,每半年由各网格支部书记在各自区域内的小组逐一开展户长会,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热情,提升乡村精细化管理水平,畅通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二)共建筹资

一是创新筹资制度。通过村委会商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博儒桥村制定了全民参与的筹资政策,村里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众筹机制,制定了资金捐赠、土地出让、青苗费无偿不补、实物捐赠等筹资方式灵活多样的众筹承诺书。

二是扩大出资主体。积极动员村内企业家、乡贤等加入到美丽乡村创建筹资中,通过产业众筹,博儒桥村村民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有苗出苗,目前已累计筹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包括乡村和谐园、生态养生园在内的19个不同主题的精品园。

三是做大产业资本。大力发展规模农业、精品农业,将农业产业与美丽乡村深度融合,建成了“优美庭院”和“口袋公园”,并以此为名片实现了文旅产业的发展。此外,近些年来,博儒桥村还通过跳出本村飞地抱团投资,实现了村级经济收入的不断提升。


(三)共管融治

一是创新管理制度。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机构由村民组建,管理制度由村民制定,按照4个网格组落实4个管理队伍,由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和妇女组长“三小组长”模范带头,形成“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宣传榜样作用,让村民成为长效管理的主体。

二是建立评比机制。博儒桥村建立了四套考核评比机制,全面查摆问题,包括季度现场会等星级创建督查考核机制、以四位一体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建设考评机制、以“八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户等为基础的家庭文明考评机制和以乡风文明评议队等为主的群众参与考评机制。

三是拓宽治理路径。博儒桥村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明确了党员与村民共同治理乡村的路径,有机融合 “三服务”等治理机制,结合当前“守根脉、保平安、办实事”网格大走访活动部署,组织村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使每一名博儒桥人的智慧都有机会施展。


(四)共聚同心

一是以改革聚同心。坚持“最好的区块给百姓,最实的配套给百姓”,有序推行了农房集聚、宅基地有偿退出等宅基地盘活利用改革创新模式。创立了“八必访,八必报”连心机制,注重党员联户,连心连情,帮民困、办实事、解民忧。

二是用环境赢民心。坚持“良好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众创共享“嘉兴市级优美庭院示范村”,打出美丽河湖、清洁田园、最美池塘等美丽“组合拳”,全村实现村级优美庭院示范户超80%,市级以上“优美庭院”示范户29户。博儒桥村以“优美庭院”为名片,印制出了“庭院深深风景美,乡村处处是花园”的美丽图景。

三是以服务暖民心。村干部、党员实行联片区、联网格制度,深入网格,发挥帮扶调解作用,聚焦人居环境治理、居家养老服务等村民最关心的事,努力为村民解决操心事烦心事,让群众感受到村党组织带来的暖心关怀。


40F7A


       实践成效        


2021年,博儒桥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002万元,年经营性收入突破500万元,固定资产超过1.5个亿,相比2006年,博儒桥村实现了经营性收入翻67倍,固定资产翻40倍,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105元,是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倍。近五年全村流转土地超70%,打造农业股份合作社16家,家庭农场5家,年销售桑苗3500万株,销售额2400万元,带动纯农业人口1123人增收。

以产业立本,2006年以来博儒桥村村集体积极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两次挂牌出让砖瓦厂腾退土地,获得土地出让金净收益350万元,新建博儒、陆联、石王庙三个工业园区,形成了以电子元件生产为主的产业格局,累计吸收就业860余人,实现人均月工资收入约5000元。

以文旅添金,全村5年来累计接待省内外旅游参观团队1000余批次、20万余人次,覆盖全国24个省市直辖区,累计实现文旅创收100余万元,生态福利通过文旅产业等方式为村民们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


       经验启示        


(一)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一方面,抓好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博儒桥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结合耕地保护方案,同步实施了“村域有机更新”,通过统筹推进耕地连片流转,集中整合了零散农业生产力,实现了土地资源众筹共享,发展了规模化种养,实现了农民增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可以借鉴博儒桥村的经验,持续关注和优化土地改革问题,帮助农民实现“三地”的生产价值和交换价值。同时一定要抓好农业现代化、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通过发展数字化、规模化农业,提高农业耕地亩均效益,把农业变成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另一方面,促进产业升级,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博儒桥村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按照“村级工业转型提升、镇级工业飞地抱团”两级模式,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值质量”双倍增。博儒桥村在产业发展中的做法为乡村共同富裕工作的推进提供了以下两点思路,第一,乡村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腾笼换鸟,盘活存量资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第二,要通过产业赋能,用高新技术、先进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优化村级产业发展布局,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


(二)创新共同富裕的公平分配机制

一方面,缩小收入差距,抓公平性分配。博儒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投资周王庙镇创业创新中心标准厂房项目,获得固定投资收益及市镇贴息补助,2020年全村实现财产性收入403万元,连续四年实现均等分红。在抓公平性分配这个问题上,博儒桥村展示了以缩小财产性收入差距为抓手来实现共同富裕的博儒桥路径,即在拓宽村级财产性收入渠道的同时探索合理、公平的分配机制,赋予全村村民发展致富的平台和机会,实现资源、要素、红利的最优化配置。

另一方面,实现精准帮扶,抓普惠性保障。博儒桥村在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工作中,开展了“两富同行”温暖工程,突出精准帮扶和众人帮扶,兜底保障低收入农户,推行了“三权+”抵押贷款扶贫增收模式。村集体针对困难户靶向式推出了村级公益性岗位,并广泛开展民生实事工程,推进康养联合体建设试点、村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等,村集体公共服务成果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地方政府可以借鉴博儒桥村以普惠性保障为抓手来推进共同富裕的做法,借力数字化改革,提高社会保障的精准化水平,健全普惠性保障对象精准认定机制,同时加快社会保障民生工程建设,完善日常性帮扶措施。


(三)加强共同富裕的生态治理建设

一方面,以生态福利助推共同富裕。博儒桥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生态福利纳入了共同富裕的框架内,始终坚持“良好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聚力美丽环境与美丽经济共同发展,实现了“庭院知春意,院树闻秋香”的美丽村景。博儒桥村在生态建设上共创共享的做法向我们展现了以生态福利助推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另一方面,以基层治理保障共同富裕。博儒桥村深入挖掘“共建共富”内核,着力凸显“共管融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影响辐射作用,打造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共同治理共同富”的村域治理样板。博儒桥村在基层治理上取得的成绩给我们的启示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基层治理的保障,基层治理不仅要建立、优化具有“村格”“微格”的社会功能,例如乡村调解、道德评议、村规民约等,也要注重引入文化艺术等新的治理理念和新媒体等新的治理手段,以“微治理”保障“大文明”,绘就一副乡村治理新画卷。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广穹路899号
邮编:314001
邮件:iccpr@zjxu.edu.cn
电话:0573-89998825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进入嘉兴学院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1 嘉兴大学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   浙ICP备12033620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9802000391号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