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嘉兴是革命红船起航地、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寄予厚望的地方。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2021年,嘉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3598元,实现全省“十八连冠”,城乡收入比为1.60:1,嘉兴在推动共同富裕上有特殊的意义、坚实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 嘉兴学院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嘉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自2021年7月以来,联合开展调研活动和案例研究,通过总结提炼和宣传展示嘉兴“逐步共富”“共建共富”“全民共富”“全面富裕”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做法,为推进嘉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展现“嘉院贡献”“社科担当”,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嘉兴经验”“嘉兴智慧”。自2022年4月起,陆续刊登“嘉里共富”系列案例成果,以供理论研究者和实践部门参考。
|
04 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
开放友好型多民族共融齐富
嘉兴学院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陈军教授完成的《秀洲区洪合镇:开放友好型多民族共融齐富》是对秀洲区洪合镇特色产业创富、民族共融齐富和党建引领共富实践的进行研究的成果。
研究背景
2021年,洪合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97亿元,同比增长5.1%,并实现域内户籍居民人均存款超过100万元。农业实现了耕地应种尽种,生态农业高效发展,各村平均经常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达415.4万元和335.4万元,位列全区第一;工业持续优化“1+1+1”的发展格局。毛衫产业迈出了转型发展的重要一步,以“互联网+”产销市场的创新模式,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年毛衫交易额突破了200亿元。服务业以“数字经济”赋能现代毛衫产业,“共享式、便捷式”销售网络初具雏形,近千家商户入驻天猫、京东、抖音等线上平台,创建3家“省级电子商务专业村”,洪合毛衫市场成功获评“中国纺织服装创新市场”。在产业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洪合镇逐渐形成了以毛衫产业为主导、全民参与、共同收益的开放性经济模式,带动了全国39个民族近1.4万人、尤其是云贵川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致富,并完成了以3万人口建制镇,悦纳9万新居民的壮举,实现了新老居民的共同富裕。
实践成效
(一)特色产业创富
洪合镇党委政府经历了从主导产业牵引到家庭企业运作再到开放分工生产三次重大产业选择。
1. 主导产业牵引:婉拒大资本,让利于民。改革开放之初,借助临近国道的地理优势,洪合镇民众自发生产毛衫,逐渐形成了产业链。当时洪合镇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在选择致富的主导产业问题上,镇政府基于毛衫市场建设政府投入小、有限资金能够撬动大产业,全镇人民都能够参与生产、从中受益,产品借助国道优势可以辐射全国等三重因素考虑,决定由政府出资,建设洪合镇羊毛衫市场,从而形成了明确化、规模化、规范化的以毛衫为主导产业的村镇经济发展模式。
2. 家庭企业运作:慎走集约化,携手传统模式。洪合镇通过毛衫产业打响品牌,获得丰厚收入后,开始出现假冒伪劣、企业恶性竞争、市场资源竭泽而渔现象,主导产业走到一个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洪合镇政府经过调研,发现如果采取退散进集、资源优化整合,扶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的方式,会使参与大工业生产能力有限的大部分百姓利益受损,因此选择了当时被认为是落后方式的家庭企业运作模式,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并取得了成功。
3. 开放分工生产:规避企业家族化,开放分工大生产。随着毛衫主导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分工愈加精细,本地资源已经无法支撑发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迫切需求倒逼洪合镇走到了发展的第三个十字路口。于是洪合人采取了传、帮、带模式,以开放、感恩、包容的心态将技术、市场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周边地区的居民,从而形成了以洪合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千里,以技术开放、市场放开为特点的家家户户搞生产、人人参与经营的共同致富局面。
(二)开放合作致富
共同富裕,本身就带有开放性。洪合镇不仅解决了本地人、周边人的共同致富问题,更是带动了少数民族和青年人一起致富,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
1. 全民参与,前厂后店带动全镇各类人群共同致富。一是带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共同致富。毛衫的生产工艺简单,对生产场地要求较低,一台织机一个人在家就可以从事生产。目前洪合镇拥有针织圆机、编织机3万多台,配套漂染、印染企业30多家,其他规上企业54家,基本全面吸收了农业富余人口。二是带动镇区人口的共同致富。洪合镇拥有大型毛衫市场园区4个、实体店面3370余家。这些前厂后店的综合性店铺,集生产、批发和零售于一体,每家都对应着一个甚至是数个家庭,基本解决了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
2. 分工精细,服务外包带动周边近千公里人群致富。洪合镇目前已形成了占地23万平米、3000多个毛衫品种的全国首屈一指的专业毛衫生产基地,全世界80%的毛衫生产在中国,其中洪合基地占据了较大份额。洪合镇自身的资源、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能力已经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洪合人对产业链实行了精细分工,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的优势,采取服务外包方式,将毛衫产业的触角直接、有力、可塑的扩展到周边1000公里的范围,既满足了现代化大生产的需求,又推动周边地区的共同致富。
3. 开放包容,飞地经济带动少数民族共同致富。洪合镇以7万新居民为支点,串联起了全国各地与毛衫产业的联系,实现了跨地区的飞地毛衫经济模式。一是通过网络形式为青年人创业提供了平台。洪合镇毛衫新市场电商众创基地1400多家电商店铺,实时将毛衫生产供求信息传递到全球网络上,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的巨大供需网络,每年交易额近百亿元人民币,带动了全国青年人的就业问题。二是通过现代物流为偏远落后地区人民致富提供了平台。洪合镇实体商铺中约三分之一由新居民经营,他们多数来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落后地区,以亲情、乡情为纽带,借助毛衫分散式生产的特点和现代物流的快速优势,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将毛衫生产的触角延伸到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三)党建引领共富
洪合镇党委政府通过党建引领共富行动,使新老洪合人实现了同权、同利、同富。
1. 以同权为基础,完善了新居民身份保障。新居民数量大、分布广,管理难度大,为确保其同等享有原著居民的公共基本权力,洪合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是完善了新居民社区服务。健全镇、村(社区)两级新居民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精干高效的新居民管理队伍,通过支持新居民参与社区民主选举,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或居民小组长,促使新居民管理更加民主、有序。二是建立了新居民党员队伍。成立了以新居民党员为主体的8个党支部,在村级改选中,有2名新居民党员进入村委会领导班子,政府与新居民的联系更加顺畅,也使新居民拥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身为洪合人的自豪感。
2. 以同利为根本,推进了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为解决人口增加带来的教育、卫生资源不足、不均问题,确保新居民同等享受洪合发展的红利,镇党委政府实施了新居民资源均衡配置工程。文化教育方面,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了学前教育供给多元化,实现了全镇新居民学龄儿童就近、便捷、普惠入园;二是实施洪合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启动了印通小学扩建工程,实现新居民小学教育资源均等化;三是解决孩子社会管理教育问题,推动高中教育全面普及,为新居民解决后顾之忧。卫生健康方面,一是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并实现新居民与户籍人口在传染病防治、儿童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等方面的同等待遇;二是根据新居民精神融入的需求,在区、镇、社区三级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科普教育;三是在新居民健康养老服务方面,谋划了3000平方米的康养中心,使新居民养老服务和医疗机构深度融合。
3. 以同富为目标,强化新居民就业服务。一是积极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新居民的全覆盖,同时加大对新居民重点群体倾斜力度;二是不断拓展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打造上下游联动的全产业链;三是设立人力资源平台,强化用工检测和调查,动态采集空岗信息,提升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比例;四是发挥矛盾调解中心“一站式”矛盾调节处理作用,妥善处理群体性争议案件。
经验启示
(一)主导产业的选择正确
产业集约化、生产工厂化、加工机械化不是绝对的现代社会产业发展模式。洪合镇的经验表明,产业发展不只有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一条道路可以走,建立在精细分工、现代物流、网络经济基础上的分散、开放、共享模式,同样具有生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贫富差距扩大化、分配不均衡等问题。
(二)开放经济的理念正确
洪合镇的经验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打破壁垒、发展开放经济,不仅可以扩大个体利润空间,而且可以使整体利润空间得到提升,市场不再是资本发展的瓶颈,共同富裕形成的生产力为市场扩大奠定了基础。
(三)共同富裕的道路正确
从经济学理论角度看,共同富裕作为手段可以起到扩大生产、激发市场的作用,可以赋予经济发展更丰富的劳动力、更加广阔的市场;从发达经济体实践看,社会阶层均等化程度越高,劳动力水平越高,专业化市场的规模越大,财富价值创造的效率越高。洪合镇的经验表明,共同富裕作为一种发展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1+1>2的合力。